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
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
公民权利的保障书
-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
-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
-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;
- 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;
- 人权主体广泛;
- 立法活动、行政机关执法过程、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、审判机关~、检察机关~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。 ###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
- 组织国家机构
-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;
-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、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、在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、决定时,实行民主集中制。
- 规范权力运行
- 权力是把双刃剑,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,运用不好会滋生腐败;
- 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,~阳光下运行,~制度的笼子;
-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,按照法定途径方式行使。 ##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### 坚持依宪治国
- 根本的活动准则
-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;
-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;
- 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。
- 最高的法律效力
-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;
-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带有全局性、根本性;
-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;
-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严格;
-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。 ### 加强宪法监督
- 监督权力行使
- 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;
-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。
- 增强宪法意识
- 加强宪法监督,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;
- 宪法与人息息相关;
- 学习宪法;
- 认同宪法;
- 践行宪法:遵守、运用、维护。 #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## 第三课 公民权利 ### 公民基本权利
- 政治权力和自由
-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(基本);
- 政治自由;
- 监督权。
- 人身自由
-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,人格尊严不受侵犯,住宅不受侵犯,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;
- 人身自由是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权利。
- 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
- 财产权;
- 劳动权(也是义务);
- 物质帮助权;
- 受教育权;
- 文化权利。 ### 依法行使权利
- 行使权利有界限
-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,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时,不能损害国家的、社会的、集体的利益和其它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;
- 维护权利守程序
- 协商: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;
- 调解:通过调解组织解决(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);
- 仲裁:通过仲裁机构解决;
- 诉讼:通过人民法院解决(民事诉讼、刑事自诉、行政诉讼)。 ## 第四课 公民义务 ### 公民基本义务
- 遵守宪法法律
-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;
- 自觉尊法学法用法。
- 维护国家利益
-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民族团结(平等团结互助和谐);
- 维护国家安全、荣誉和利益。
- 依法服兵役
- 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、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。
- 依法纳税
-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;
- 偷税、……都是违法行为。 ### 依法履行义务
- 权利义务相统一
-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;
- 公民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,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;
- 有些权利也是义务(劳动、受教育);
- 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;
- 法定义务必须做,法律禁止坚决不做。
- 违反义务须担责
- 违反~法律,应当依法承担~责任。 #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##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### 基本经济制度
- 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
-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必须坚持~;
- 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、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~成分;
- 公有和非公有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,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物质基础。
- 按劳分配为主体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
- 坚持~;
- 按劳分配基本内容: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,作必要的空出,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。
-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
-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通过价格、供求、竞争来调节,“看不见的手”;
- 发挥政府作用,进行宏观调控,“看得见的手”。 ### 根本政治制度
-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
-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,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机关、监察机关、审判机关、检察机关,对人大负责,受人大监督;
- 人民代表权力:审议、表决、提出议案、质询;
- 与群众保持你且联系,对人民负责,受人民监督。
-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
- 坚持党的领导,人民当家作主,依法治国有机统一。 ### 基本政治制度
-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
-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、中国人民、中华民族的先锋队;
- 宗旨: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;
- 最终目标:实现共产主义;
-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、最大优势;
- 党领导一切;
-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:长期共存、互相监督、肝胆相照、荣辱与共;
- ~制度有利于反映民意,集中民智,促进科学民主决策,维护社会和谐,推进祖国和平统一。
-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
- 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,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;
-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自治,行使自治权;
- 分为自治区,自治州,自治县三级;
- 是统一领导下的自治,必须服从中央领导;
-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、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、平等结合起来。
-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
- 由居民或村民投票选举产生~委员会;
- 通过~会议讨论决定;
- 接受~监督;
- 设人民调解、治安保卫、公共卫生委员会;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;协助社会治安;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;
- 有利于直接行使民主权利,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。 ##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### 国家权力机关
-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
-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;
-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。
-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
- 立法权;
- 决定权;
- 任免权;
- 监督权。 ###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
-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;
-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,年满四十五周岁。
- 国家主席的职权
- 公布法律、发布命令;
- 任免权;
- 外事权;
- 荣典权。 ### 国家行政机关
-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
- 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;
- 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职权,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;
-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;
- 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。
- 行政机关的职权
- 根据宪法,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经济、教育、科学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、……
- 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,要做到有权必有责,用权受监督,权责要对等,失责要追究,侵权要赔偿。 ### 国家监察机关
- 行使监察权的机关
- 行使国家监察职能;
- 范围: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;
- 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;
- 独立行使,不受行政机关、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。
- 监察机关的职责
- 监督职责;
- 调查职责;
- 处置职责。 ### 国家司法机关
- 人民法院
- 最高人民法院,地方各级人民法院(基层、中级、高级)和专门人民法院(海事法院、军事法院);
- 行使审判权,承办犯罪分子,解决民事行政争议,维护社会秩序;
- 必须以事实为依据,以法律为准绳,独立行使,不受行政机关、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。
- 人民检察院
- 最高人民检察院,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,专门人民检察院(军事检察院);
-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;
- 行使检察权,追诉犯罪,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;
- 独立行使,不受行政机关、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。 #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##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### 自由平等的真谛
- 无法治不自由
- 拥有自由能增强幸福感,激发个人活力,推动社会进步;
-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,不可分割;
- 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;
-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。
- 法眼看平等
-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,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;
-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,不同情况差别对待;
-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(权利,义务,受到法律保护,不得超越法律)。 ### 自由平等的追求
- 珍视自由
-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;
- 知晓自己的权利,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,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;
- 依法行使权利。
- 践行平等
- 反对特权;
-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;
- 抵制不平等的行为。 ##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### 公平正义的价值
- 认识公平
- 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,处理事情合情合理,不偏不倚;
- 包括权利公平、规则公平、机会公平……
- 公平是个人生存的发展的重要保障;
- 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;
- 正义的力量
-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,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;
- 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、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;
- 法制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,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,分辨是非,惩恶扬善,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;
-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;
-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。 ### 公平正义的守护
- 坚守公平
- 人们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;
- 个人维护公平;
- 制度保障公平。
- 守护正义
-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;
- 个人守护正义;
- 司法维护正义。